查看原文
其他

走近名师 | 王向华教授:向风慕义,含英撷华

大学生通讯社 山东师范大学 2021-10-02


编者按


清末教育家张謇有言:“兴学之本,惟有师范。”一所学校的成功,不仅仅是因其基础设施的完备、学习资源的充沛,更与其中无数孜孜不倦、严谨认真的教师们的努力息息相关。


而山师,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德艺双馨的杰出教师们,才不断发展进步,成就了今日之辉煌。今天,让我们将视角聚焦到“2019年度山东师范大学十佳老师”的获得者,走近向风慕义,含英撷华之师——王向华教授。



王向华


中共党员


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


博士生导师

教育学博士

教育学部教育学系主任

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负责人




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及课题8项

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

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级奖励3项

出版著作与教材9部,发表论文30余篇

获学校第七届“教书育人”优秀研究生导师

获山东师大“创先争优”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

4次获优秀教学奖

......


-----

-----




每一份荣耀,每一张证书都是王向华这些年来诲人不倦的见证。不忘初心,教书育人,王向华在学术研究与教学相长中且思且行,一路引航。


▌学成而归,从此桃李满园



2004年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,王向华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回归母校,进行比较教育学科等专业课程教授。那时候因为经验略浅,王老师教学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谨而又慎,“第一学期的感觉就是除了上课每天都在备课,每次上课都担心准备的东西太少,担心控制不好时间。”


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磨砺、实战经验的不断积淀,王老师逐渐掌握了课堂教学的规律,学会更好地安排时间、规划学生作业。心态上“从最初教学时的紧张逐渐变得从容了许多”,课堂节奏亦是变得轻松自在。



“繁霜尽是心头血,洒向千峰秋叶丹。”从事教育工作15年来,王老师的教育对象从80后、90后变成了00后,老师自己亦从青年步入了中年。但王老师并没有被时光轻易抛下,对于工作仍是一如从前的青年模样,满溢着对于教书育人的热情和对莘莘学子的关怀。


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


放眼专业领域,一向刻苦钻研的王老师可谓收获颇丰——先后在《教育研究》《高等教育研究》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。其中在《论大学的道德责任》中,老师从“教育的本体功能”和“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”等方面清晰而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意义与道德责任,使得多位教师学生受益匪浅,真正践行了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”。



教育学中曾有一段名言谈及:“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。”


教育,这是一项伟大的人类工程——是聚桃李成广袤森林,是汇滴水成汪洋大海。而在这样的浩瀚中,王向华驶着自己的一叶扁舟,以本心为航向,确认方向,一往无前;以道德责任为航标,时刻监察,不偏不倚。以文育人,以德化人,在教育领域中发光发热,一无保留地向学生及社会传递教育真谛。


▌捻一缕花香,染一程芳华


谈及未来,王老师对自己、对工作、对学生有着不同的期待:她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思考,能保有对工作的热枕,以身示范更好地引领学生。而对于更多的山师学子,她发出了为人师者颇为真挚的祝福与期望:“希望我的学生热爱教育专业,热爱教育事业;脚踏实地,志存高远;珍惜大学时光,勇于挑战自我;心之所向,身之所往,拥有自己的缤纷人生。”



经师易遇,人师难遇。对内严于律己,力求教育事业的更进一竿;对外关怀学子,倾囊相授,王向华便是那位最好的“人师”。“善之本在教,教之本在师。”她以一颗剔透玲珑心,践行了何为师德,教化了无数学子,同时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山师人。



“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,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。”这些年来,亦有无数像王老师一样的教师们,不言苦,不说累,投身教研,终有桃李满园芳。这样的付出,我们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,作为山师人,我们感谢老师,更为老师骄傲自豪!

文章精选


老师,请你多布置一点这样的作业!

◆和老师沟通,真的可以零距离!

喜讯!我校蔡阳健教授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


/ 山东师大党委宣传部 大学生通讯社 /

资料来源: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

编辑:王彦清

责编:杨丽欣

审编:王茜 史家静

终审:刘阳



我就知道你“在看”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